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
为什么会发生三重拉尼娜事件呢? 通常来讲,大气环流场和海洋次表层水是促使厄尔尼诺(发生在热带太平洋海温异常增暖的一种气候现象)或拉尼娜事件爆发的两个前期关键因素。对此,郑飞认为,单纯从拉尼娜事件爆发的角度就判断我国冬季会是冷冬是不科学的,更应该关注我国冬季气温的季节内变化。
但值得注意的是,上世纪80年代中期之前,拉尼娜事件与我国冬季气候偏冷有很好对应关系。一般情况下,发生拉尼娜事件后的冬季(当年12月至次年2月),我国冬季气温异常的主要特征为全国大部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由于今年春季大气的异常程度显著大于海洋,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郑飞团队据此提前预警了今年秋冬季将爆发第三次拉尼娜事件。华北东部、华东、华中东部、西南地区南部和西部、西藏东部等地森林火险等级高,建议做好预警预防工作。另外,还需要密切关注长江以南大部分地区的干旱长期持续所带来的严重灾害。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其实,今年秋季以来,我国气候总体呈现暖干特征,全国平均气温16.7℃,较常年同期偏高0.6℃。在固体材料中可能会出现与马约拉纳费米子类似的零能准粒子,这种粒子被称为马约拉纳零能模。
《自然》杂志撤回的马约拉纳费米子相关论文 图源:NATURE 此外,2021年,《科学》杂志还发生了另一件马约拉纳费米子相关的质疑。反转论文刊发后,何庆林、王康隆曾公开回应过质疑:结合UCLA(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和Penn State(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两个团队的结果,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尽管材料体系在基本物理图像上非常接近,但由于众多实验细节的不同,拓扑相的分布以及其控制参数可能非常不同,两个团队事实上可能在探索一个巨大相图的不同部分,而并非一个结果对另一个结果的排斥或否定。他还推断,当把普通超导体置于反常量子霍尔效应薄膜之上时,临近效应使之能够实现手性马约拉纳费米子,相应的实验中会多出全新的量子平台。该论文由来自哥本哈根大学、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合作完成,研究称在一种被超导体完全包裹的半导体纳米线中,找到了与马约拉纳零能模的出现相一致的证据。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曲线式的,有高峰就会有低谷。这篇论文的作者是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常翠祖等人,他们历时一年,测试了三十多个样品,都没有重复出手性马约拉纳费米子模式。
比如,以纳米线作为材料的实验。在作者机构进一步调查的同时,我们提醒读者注意这些担忧。纳米线是一种具有在横向上被限制在100纳米以下的材料,非常细,以至于必须在超高倍显微镜下面才能操作,制备测量难度极大,目前国际上仅有几家研究组开展研究。这些问题导致《科学》杂志的编辑对论文结论失去了信心,因此我们进行编辑撤稿。
我认为,马约拉纳费米子相关问题还是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我们不应该因噎废食,不应该因为几篇文章出了问题,就质疑课题本身在科学上的重要性。该论文刊发于2018年3月28日,题为量子化的马约拉纳电导,由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物理学教授、受雇于微软的Leo Kouwenhoven带领团队完成。屡次出现撤稿,也正是因为真假难辨,实验看到的迹象可能是马约拉纳费米子造成的,也有可能是别的因素造成的。张首晟本人也因此被认为是接近拿到诺奖的华人。
经过仔细和详尽的审议,编辑们得出结论认为,作者没有对他们被要求提供的原始数据中不合规之处作出科学合理的解释。面对各种质疑,作者公开了原始数据文件。
在论文发表五年后,我们还可以从UC Irvine(加州大学尔湾分校)服务器找到原来用于该论文的实验数据的文件,其中有些文件是重复实验的数据。此外,在实验上也存在困难,包括实验制备、测量等,需要极端的条件,使得实验重复起来并不容易。
但《科学》还是在2021年12月17日发表了编辑关注声明,提醒读者注意该论文存在的担忧:论文发表后,作者提供了原始数据文件,以回应未能再现研究结果的读者的询问,但这些数据文件并没有澄清潜在的问题,现在数据出处受到了质疑。我们坚持认为我们的论文具有科学价值。因此,此次撤稿事件也给物理学界敲响了警钟。声明显示,该论文的20位作者中有14位不同意撤稿,4位通讯作者中,张首晟于2018年12月去世,何庆林、寇煦丰、王康隆均不同意撤稿。王康隆在给《中国科学报》的回复中,反驳了撤稿声明中的说法。在实验中,调节外磁场时,反常量子霍尔效应薄膜会呈现出量子平台,也就是说,量子世界里的电阻只能整数倍地跳台阶。
《科学》发布的编辑关注声明 图源:SCIENCE 《自然》《科学》接连撤:2次撤稿+1次编辑关注 此次撤稿并非马约拉纳费米子研究第一次遭遇滑铁卢。对此,论文的主要通讯作者、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教授王康隆独家回应《中国科学报》,认为撤稿声明中的相关说法毫无根据。
另一方面,马约拉纳费米子研究领域的竞争一直相当激烈,大家都想抢先一步把数据发表出去,而《自然》《科学》这些明星期刊的商业炒作模式加剧了竞争的浮躁氛围。事实上,张首晟老师当年提出的关于在量子反常霍尔体系中可能产生马约拉纳费米子的理论方案从来没有受到过任何质疑。
尽管被屡次撤稿,但寻找马约拉纳费米子依然很重要,必须要做。这是继2021年3月《自然》撤回一篇该领域研究论文后,马约拉纳费米子研究又一次遭遇国际顶刊撤稿。
更重要的是,实验受外部环境和条件影响很大。马约拉纳费米子的发现,其重要性不仅在于充实人类的知识宝库,更在于有望对拓扑量子计算机产生实际作用。随后,原始数据来源受到质疑。但是,2020年1月2日,《科学》杂志发表了一篇反转论文量子反常霍尔-超导体器件中手性马约拉纳费米子模式缺乏证据,实验结果显示,1/2的台阶不是由手性马约拉纳费米子诱发的,而是因为短路,非马约拉纳机制也可以产生类似信号。
2021年3月8日,《自然》曾撤回过一篇马约拉纳费米子论文。对年轻人来说,这个领域充满了机会,目前是进入的最佳时机。
它提醒大家,虽然同行竞争非常激烈,虽然现代科学的节奏非常快,但是科学研究的严谨标准从来就没有下降过。由于客观原因导致的出错概率很大,这种情况也会造成人为的侥幸心理,可能存在某些造假现象,当然,撤稿并非都是因为造假。
论文显示,研究人员在实验中观测到了手性马约拉纳费米子(即天使粒子)。别的科学家采用我们提供的样品,也已经将实验结果重复出来,显示了我们2017年论文中的量化结果。
事实上,马约拉纳费米子的诸多性质与其他准粒子类似,实验上观察到的现象很像,很容易导致错误的信息。论文刊发后,轰动全球物理学界。我们认为,Science的编辑决定是没有根据而且不公正的。我觉得,马约拉纳费米子过了第一个高峰期,正在从低谷向上走的阶段
吴青峰实验室的博士研究生石翔、陈振华与吝易实验室的博士研究生庄妍榕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吴青峰研究员和吝易研究员为共同通讯作者。众所周知,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激活对于启动青春期至关重要。
本研究得到了西湖大学裴端卿教授、中科院遗传发育所姜丹华研究员、杭州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刘龙奇院长的支持。作者:小柯生命 来源:小柯生命微信公号 发布时间:2022/11/18 9:23:51 选择字号:小 中 大 《科学进展》:吴青峰/吝易团队揭示青春期启动的发育编程机制 青春期是从儿童成长为成人的过渡期,人体机能和身体结构都将发生巨大变化。
下丘脑是哺乳动物神经系统最为复杂的脑区之一,通过调控自主神经、内分泌和本能行为等控制机体的内稳态。过去的遗传学研究显示转录因子TBX3突变可以导致人类罹患尺骨-乳腺综合征(Ulnar-mammary syndrome,简称UMS),值得关注的是UMS患者都出现了严重的青春期启动延迟症状。
手机:18900000000 电话:010-12340000
邮件:123456@xx.com